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舒城体育中心广场,百余位爱好健身舞运动的居民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上演一场酣畅淋漓、激情四射的线上线下同步舞蹈大戏。她们身着统一的舞服,迈着整齐的步伐,优美的舞姿和震撼的场面让过往行人驻足欣赏。这是舒城县健身健美协会组织的健身群众每天必修课,像这样由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指导、组织的群众性健身活动在龙舒大地随处可见。
近年来,舒城县以满足群众多元化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健全基层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建立起门类齐全、覆盖城乡、管理规范、运行高效、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在为百姓送去科学的、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服务的同时,持续掀起群众健身热潮。
抓关键重点,注重体育单项协会建设
“现在群众健身要讲究质量,不能搞“散打”式,我们的深切体会就是要有组织有目标,注重体育单项协会建设正是解决了这个问题。”该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分管领导这样说。为了激励协会建设,该县规定,每成立一个协会,给予3万元资金补助,每个单项体育协会在体育中心内办公室统一挂牌。平时实行一事一议,譬如,参加培训,或参加体育主管部门主办的比赛活动,都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举办公益培训给予每人次活动经费补助。当协会遇到困难,体育中心和体育总会积极帮助解决,今年,县桥牌协会活动场所不足,体育中心及时腾出房间并进行维修。对单项体育协会每年实行两次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以奖代补,对不称职的协会牵头人,及时物色调整。同时,财政上每年拿出一定资金支持。近三年来,给予协会支持资金达200余万元。截止目前,县成立体育总会,各乡镇依托社事中心组织开展活动,全县已成立各类体育单项协会33个,“体育单项协会成为了群众科学健身活动的宣传者、示范者、参与者、引领者、组织者”。
实行“四有四落实”制度,加强单项体育协会管理
组织成立后,加强管理是关键。2022年,出台《舒城县单项体育协会考评实施方案》,该方案分五大项25小项,实行量化考评,把协会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细化,以开展活动推广项目为重点,予以确定分值。要求各单项体育协会实行“四有四落实”制度,即有组织、有制度、有活动、有考评,办公地点落实、计划总结落实、活动经费落实、指导评估落实。方案规定,每个协会每年至少开展4项以上有规模的赛事活动,要求各协会常态化开展培训、志愿服务,以及健身指导服务。体育中心群体股,根据各协会计划,拿出体育总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时间、地点、责任人。近两年来,全县举办乡村(社区)运动会50余场,参加人数近20000人,五显镇举办乡村半程马拉松赛,举办篮球邀请赛。棠树乡连续四年举办乡村篮球赛,晓天镇连续三年举办“川藏线”汽车越野赛和河道穿越赛,舒茶镇举办汽车越野年货节,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每年开展群众赛事活动超过150场,全县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超46%。
常态化开展“五进”活动 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百米”
2023年成立了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群众健身活动的组织者、体育场地设施的维护者,被称为“老百姓的体育教师”。
近年来,为了打通全民健身“最后一百米”,舒城县积极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履职服务和常态化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五进”(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等基层单位)工作,构建了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群众体育组织网络,现有三级及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2248人,每千名体育锻炼者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3.2人。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宣传引导下,全县140个晨晚锻练点每天有近6万名健身爱好者积极参与健身锻炼,成了“活力舒城”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与此同时,每年还通过国民体质监测、科学健身大讲堂向大众宣传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科学健身知识。专家们和基层群众面对面,不仅普及健身知识,还会手把手指导群众提升运动技能。
“我们通过‘四有四落实’制度的实行和开展常态化的‘五进’工作,将科学健身指导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引导群众逐步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舒城县体育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继续健全基层体育社会组织,推动基层体育运动蓬勃发展,推动在乡村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发挥体育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杨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