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圩: 新时代,乡村振兴大有可为
◎ 文 / 于彩丽 杨永凤 图/张大岗 高斌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农村就是家的代名词。乡村曾经诗意般的美好,是诗人笔下动情的篇章,是游子月光下孤 独的思念 ; 曾几何时,乡村也是荒芜、凋敝的代名词,农业不景气,环境污染加剧,年轻人“逃离”农村,农村日 益空心化,乡村逐渐成为回不去的故土。
如何建设美丽乡村,成为新时代的“乡愁”?合肥大圩镇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和乡镇旅游业,走出一条特色化道 路,让美丽乡村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回馈给人们一个诗意的栖居之所。
Part1产业兴旺:农业转型升级致富忙
大圩以葡萄而闻名,新民村是大圩葡萄的发源地。该村种 植户秦荣提起这几年种植葡萄的收成,喜上眉梢。“种了18 亩葡萄,每年一亩地毛收入 2 万元,净收入可达 1 万多元。” 而最让秦荣感到轻松的,80%以上的葡萄,是由普通市民自 己前来葡萄园采摘,给他们节省了不少人力和成本。
早在2003年,为畅通葡萄销路,提升大圩葡萄知名度, 大圩镇政府组织举办了首届葡萄节,吸引周边不少市民前去 采摘。同时也带动了大圩蔬菜、瓜果的销量和价格。大圩葡 萄“一炮打响”。
2016 年,大圩镇引进安徽朗坤集团打造农业物联网小镇, 为大圩葡萄等农产品提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同时构建物联网
小镇综合服务平台,实施智慧农业、智慧景区、智慧电商等六 大板块,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农业信息化资源,实现增产、增效。
如今,葡萄节连续举办了 15 届,大圩已经发展到 2.6 亿 元的产业规模,形成了万亩蔬菜、万亩葡萄、万亩莲藕和万 亩苗木的产业格局。正如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所说,要让农 业充分发展,先做大产业,进一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随 着全省首家体育特色小镇落户大圩,大圩正从传统农业和乡 镇旅游转型升级为智慧农业+体育、文化和旅游;在建的滨 湖卓越城也将引进一批科技文化健康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 集聚,在全镇范围形成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深度发展,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Part2生态宜居:美丽乡镇留住乡愁
“大圩外来人口占 45% 左右,农村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就是生态 环境。近几年大圩人均收入每年呈21%递增,后发优势明显。过去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钱炳告诉记者,为进一步绿 化环境,大圩镇每年投入 1500 万左右做绿化,森林覆盖率已高达 57%。”在绿化的基础上,还对环境进行美化,打造美丽乡镇。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圩镇适合跑步的道路总计长 102 公 里。2016年政府投入1.7亿打造马拉松专用赛道,建设体育小镇。 钱炳认为,大圩作为体育特色小镇,特色之处就在于田园,“参赛 选手在乡间马路上跑步时可以回忆和体验乡愁。”
Part3生活富裕:拓宽增收渠道富口袋
Part4乡风文明:文明新风占领农村高地
◎ 文 / 于彩丽 杨永凤 图/张大岗 高斌
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农村就是家的代名词。乡村曾经诗意般的美好,是诗人笔下动情的篇章,是游子月光下孤 独的思念 ; 曾几何时,乡村也是荒芜、凋敝的代名词,农业不景气,环境污染加剧,年轻人“逃离”农村,农村日 益空心化,乡村逐渐成为回不去的故土。

2017 生态大圩国际马拉松赛主会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建设美丽乡村,成为新时代的“乡愁”?合肥大圩镇通过发展都市农业和乡镇旅游业,走出一条特色化道 路,让美丽乡村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回馈给人们一个诗意的栖居之所。
Part1产业兴旺:农业转型升级致富忙
大圩以葡萄而闻名,新民村是大圩葡萄的发源地。该村种 植户秦荣提起这几年种植葡萄的收成,喜上眉梢。“种了18 亩葡萄,每年一亩地毛收入 2 万元,净收入可达 1 万多元。” 而最让秦荣感到轻松的,80%以上的葡萄,是由普通市民自 己前来葡萄园采摘,给他们节省了不少人力和成本。
早在2003年,为畅通葡萄销路,提升大圩葡萄知名度, 大圩镇政府组织举办了首届葡萄节,吸引周边不少市民前去 采摘。同时也带动了大圩蔬菜、瓜果的销量和价格。大圩葡 萄“一炮打响”。

2016 年,大圩镇引进安徽朗坤集团打造农业物联网小镇, 为大圩葡萄等农产品提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同时构建物联网
小镇综合服务平台,实施智慧农业、智慧景区、智慧电商等六 大板块,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农业信息化资源,实现增产、增效。
如今,葡萄节连续举办了 15 届,大圩已经发展到 2.6 亿 元的产业规模,形成了万亩蔬菜、万亩葡萄、万亩莲藕和万 亩苗木的产业格局。正如大圩镇党委书记钱炳所说,要让农 业充分发展,先做大产业,进一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随 着全省首家体育特色小镇落户大圩,大圩正从传统农业和乡 镇旅游转型升级为智慧农业+体育、文化和旅游;在建的滨 湖卓越城也将引进一批科技文化健康等新兴产业,形成产业 集聚,在全镇范围形成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深度发展, 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时值隆冬,凉风嗖嗖,走在大圩葡萄基地,道路两旁仍有工人 在劳作。新民村民兵营长、党总支委员郑刚告诉记者,这是将各基 地修剪下来的葡萄枝统一清理回收。“以前都直接烧掉,污染环境, 还可能引发火灾。”现在更环保了,回收走的葡萄枝,还能废物利用, “大部分用来做木屑、纸箱,好的品种可以做育苗。”

“大圩外来人口占 45% 左右,农村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就是生态 环境。近几年大圩人均收入每年呈21%递增,后发优势明显。过去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金山银山。”钱炳告诉记者,为进一步绿 化环境,大圩镇每年投入 1500 万左右做绿化,森林覆盖率已高达 57%。”在绿化的基础上,还对环境进行美化,打造美丽乡镇。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圩镇适合跑步的道路总计长 102 公 里。2016年政府投入1.7亿打造马拉松专用赛道,建设体育小镇。 钱炳认为,大圩作为体育特色小镇,特色之处就在于田园,“参赛 选手在乡间马路上跑步时可以回忆和体验乡愁。”
大圩位于巢湖之滨,是合肥市东南“上风口”,地肥水美,物 产富饶,乡风文明,自古就有“合肥粮仓”“鱼米之乡”之美称。
近年来,依托蓬勃发展的都市农业,大圩镇在合肥市率先发展 休闲采摘和乡村旅游。每年举办的踏青美食节、马拉松文化节、葡 萄文化旅游节,把农产品变成了旅游产品,带动了农家乐等旅游休 闲产业发展。
“通过休闲观光旅游带动了大圩镇的农家乐、农产品的销售,带 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老百姓的收入逐年增加。”钱炳透露,
大圩年均接待游客已达 100 万人次,2016 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达到 2.5 万元,在全省居于前列。
农村生活富裕,归根到底是百姓富裕。钱炳说,当务之急是拓 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开发利用好村集体资源,激活农村闲置资源, 将土地等整合起来,培育村集体经济。生产要素越集聚,产生的效 益也越大。”为此,大圩镇新民村率先成立了集体股份合作社,村 里的资源变成了资产,村民变成了股民,由合作社对资产集体运营, 股民们年底可参与分红。
近年来,依托蓬勃发展的都市农业,大圩镇在合肥市率先发展 休闲采摘和乡村旅游。每年举办的踏青美食节、马拉松文化节、葡 萄文化旅游节,把农产品变成了旅游产品,带动了农家乐等旅游休 闲产业发展。
“通过休闲观光旅游带动了大圩镇的农家乐、农产品的销售,带 动了当地农民的增收致富,老百姓的收入逐年增加。”钱炳透露,
大圩年均接待游客已达 100 万人次,2016 年全镇农村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达到 2.5 万元,在全省居于前列。
农村生活富裕,归根到底是百姓富裕。钱炳说,当务之急是拓 宽农民增收渠道。“要开发利用好村集体资源,激活农村闲置资源, 将土地等整合起来,培育村集体经济。生产要素越集聚,产生的效 益也越大。”为此,大圩镇新民村率先成立了集体股份合作社,村 里的资源变成了资产,村民变成了股民,由合作社对资产集体运营, 股民们年底可参与分红。

Part4乡风文明:文明新风占领农村高地
“美化环境,和睦相处,务实敬业,科学种田……”在大圩镇 沈福村民委员会外墙上,红色的“沈福村村规民约”赫然醒目。 短短十条,涵盖了村民邻里关系、家庭卫生、生产劳动志愿活动 等各个方面。而这正是2017年沈福村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的“秘 诀”之一。
“为啥沈福这样好,我们这里有三宝”。该村相关负责人告诉 记者,“三宝”,即“土宪法”“小法庭”“古巷子”。土宪法 也就是十条村规民约,小法庭即是村民调解委员会,古巷子用来
宣扬家风家训彰显文明新风,倡导向上精神风貌。党的十九大报 告提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这 沈福村“三宝”,充分体现了三者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为让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大圩镇还组织村民开展了“讴歌新时 代,宣传十九大”文艺宣传活动,深受村民欢迎。钱炳表示,将进一 步加大大圩镇乡风文明建设力度,让老百姓脑袋丰富起来。“将来还 要建农村阅读空间,农民文化乐园,丰富文化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占领农村高地。”
Part5治理有效:大事小事村民说了算
“为啥沈福这样好,我们这里有三宝”。该村相关负责人告诉 记者,“三宝”,即“土宪法”“小法庭”“古巷子”。土宪法 也就是十条村规民约,小法庭即是村民调解委员会,古巷子用来
宣扬家风家训彰显文明新风,倡导向上精神风貌。党的十九大报 告提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这 沈福村“三宝”,充分体现了三者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为让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大圩镇还组织村民开展了“讴歌新时 代,宣传十九大”文艺宣传活动,深受村民欢迎。钱炳表示,将进一 步加大大圩镇乡风文明建设力度,让老百姓脑袋丰富起来。“将来还 要建农村阅读空间,农民文化乐园,丰富文化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占领农村高地。”
Part5治理有效:大事小事村民说了算
大圩作为旅游乡镇、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游客对环境要求 较高,垃圾治理尤其重要。这也倒逼大圩镇较早地探索农村垃圾 治理模式。2012 年,大圩创立合肥市首家“户收集、村集中、 镇清运、区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治理成效相当显著。 2016 年,该镇获评国家级卫生乡镇。
钱炳表示,“要探索一条切合实际的乡村治理模式,必须立 足于各地农村实际,借鉴先进城市管理经验,同时结合过去农村 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垃圾治理是重要的一环,社区治理同样需
要下功夫。”
金葡萄社区是合肥最大的农村社区,“治理更要遵循双重 身份,关键是在现代社区和传统村民中找到结合点。”为增强 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该社区成立社区居民理事会,每栋楼又 有负责收集意见的楼栋长,把意见反馈给网格长,再上报至社 区党总支。个案做到随发随办,涉及范围广、有代表性的案件 则由党总支提交社区居民理事会评议。“居民对居住小区环境、 服务、治理具有发言权,主体地位和意识也随之增强了。”

采访接近尾声,钱炳仍意犹未尽,指着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大圩镇总体发展规划图,如数家珍,“作为合肥市滨湖新区 的生态高地,大圩镇围绕打造都市农业新沃地、文化创意产业新基地、环巢湖休闲旅游新福地、国际品质生活新高地,努 力实现由‘景区’向‘高地’迈进。”
钱炳表示,“要探索一条切合实际的乡村治理模式,必须立 足于各地农村实际,借鉴先进城市管理经验,同时结合过去农村 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垃圾治理是重要的一环,社区治理同样需
要下功夫。”
金葡萄社区是合肥最大的农村社区,“治理更要遵循双重 身份,关键是在现代社区和传统村民中找到结合点。”为增强 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该社区成立社区居民理事会,每栋楼又 有负责收集意见的楼栋长,把意见反馈给网格长,再上报至社 区党总支。个案做到随发随办,涉及范围广、有代表性的案件 则由党总支提交社区居民理事会评议。“居民对居住小区环境、 服务、治理具有发言权,主体地位和意识也随之增强了。”

采访接近尾声,钱炳仍意犹未尽,指着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大圩镇总体发展规划图,如数家珍,“作为合肥市滨湖新区 的生态高地,大圩镇围绕打造都市农业新沃地、文化创意产业新基地、环巢湖休闲旅游新福地、国际品质生活新高地,努 力实现由‘景区’向‘高地’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