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画报 > 画报专题 > 正文

画说宣城:山水诗乡入画来

2018-06-22 10:02:11 来源:安徽画报   编辑:张倩莹   
凡市场星报、安徽画报网、掌中安徽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于市场星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者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授权的媒体、网站,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市场星报、安徽画报网或者掌中安徽”,违者本单位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若是要在安徽选一处宜居的城市,无非就是宣城了。

        如果要在宣城选一处宜居的县城,那么就是泾县。

        如果要在泾县选一处宜居的角落,那么就是桃花潭吧。

        在桃花潭,适合喝酒,适合对着潭水发呆。


 
        这里是“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的宣城,是“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的宣城,也可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可惜汪伦他不会游泳”( 出自周云蓬《春歌》) 的那个宣城。

        是梅清的宣城,石涛的宣城,也是胡雪岩的宣城;是谢朓的宣城,也是李白的宣城;是叶挺项英的宣城,也是埋葬数千英魂的宣城。

        它的颜色,有红色的革命印记,有绿色的青山绿水,有蓝色的万里晴空,也有黑白的文房四宝,然而,却又不止于此。



 
Part1: 宣城蓝——城市主打色

        走在宣城的街道上,因为是山城,很多地方的路面有起伏, 道路不宽,车流有序,拥有属于小城市的安逸。

        宣城市位于皖东南,和江苏、浙江接壤,地处苏浙皖 3 省交 汇区域,处在沪宁杭大三角的西部腰线上,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 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

        宣城所辖的多地,名声在外,很多人知道泾县、绩溪、敬亭山、 桃花潭,却不知道它们属于宣城,因它们已自成品牌,成为宣城的标签。

        如果说皖南是绿色的,那么宣城则是蓝色的。近年来,绿色 生态俨然成为宣城市“烫金”的名片,蓝色则成为这座城市的主 打色。绿的是山水,蓝的是天空。

        如今的宣城,美在生态、妙在景观、神在文化、奇在山水。 河流水系、自然山体、生态绿地和城市空间珠联璧合、完美连接, 全市生态经济正蓬勃发展,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Part2: 宣城绿——诗意栖居地

        宣城拥有四大自然保护区(扬子鳄自然保护区、清凉峰自然保护区、 板桥自然保护区、汀溪自然保护区),四大森林公园(敬亭山国家森林 公园、青龙湾国家森林公园、水西国家森林公园、高井庙省级森林公园), 以及大大小小的文物保护单位和旅游景区。绿色,是整个宣城的底色。

       在宣城,任意一处都可以作为寄居地,它的古村落,保留着一份未 开发的原生态。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选择逃离北上广,来到这里,寻回 生活的本真。
       绿色不仅是生态,也是产业。

       生态立市不仅要保护好生态,还要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实现绿色发 展,文化旅游是重要途径。近年来,宣城把文化旅游产业摆到更加突出 位置,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不断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努力加快建 设一批国际水准旅游精品景区等,使宣城成为游客乐游之选、流连之地。

       为下好旅游产业发展“一盘棋”,宣城各地纷纷结合实际推进重点 景区创建工作,目前敬亭山旅游度假区 5A 创建规划已经启动编制;泾 县桃花潭、查济景区已经与某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签订了创建国家 5A 级 景区策划协议;广德县太极洞景区已与上海一集团达成 5A 创建合作协 议;东卢画廊旅游带、宣州亲心谷、宁国红楼梦大观园、绩溪徽墨产业 园、旌德悠然谷等一批项目齐头并进。旅游大项目建设,促使全市各大 旅游景点带来了让人瞩目的荣誉——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及新四军军部旧 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旌德县旌阳镇被授予全省首个、全 国第 6 个“国际慢城”称号,绩溪县龙川景区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 中国宣纸文化园跻身全国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绩溪县家朋乡荣获全 国首批“摄影小镇”称号。

        另外,随着近年来皖南川藏线的火爆,越来越多的自驾游者开始被宣 城的魅力所折服。皖南川藏线全程以宣城市为起终点,贯穿一市一区一 县(宁国市、宣州区、泾县),皖南川藏线为现有的安徽省金牌穿越公路。


 
Part3: 宣城红——永远的丰碑

         茂林,是中国近代革命史无法忽略的一页,震惊中外的“皖南 事变”正是在这里打响。那段沉重的岁月,那些子弹的呼啸,染 红了如今的城市记忆。

         宣城是以“东进序曲,决战淮海”为主题的“鲁苏皖红色旅游 区”的核心区之一。宣城市云岭、茂林为安徽省 10 个红色旅游小 镇,并编制了红色小镇旅游专项规划。近期,云岭镇对章渡古街、 云岭古道进行修缮,积极引进社会、民间资本开发建设云岭青少 年军事拓展基地、茂林皖南事变实战演习园。域内旌德县版书乡 以发展“全域旅游”为契机,修缮历史遗迹,挖掘皖南游击队在 皖南事变后的发展、战斗历史并结合自然景观开发建设版书龙川 村景区,走红绿结合的旅游发展道路。

         除此之外,宣城还被誉为“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自古诗人 地”。历史上范晔、谢脁、沈括、文天祥等先后出守于此,李白、 韩愈、白居易、杜牧等相继来此寓居、游览、歌咏,其中,李白 7 次来宣城游历,观赏江山美景,赋诗抒情,现存诗篇达 43 首。范 晔任宣城太守期间,撰成了《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 成)。宣城还是人才辈出的地方,这里是梅尧臣、梅文鼎、胡雪岩、 胡开文等历史名人的故里,培育了胡适、王稼祥等曾影响或左右 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进程的出类拔萃人物,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 文化遗产。近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先驱恽代英、肖楚女等在此 战斗过,向阳、王金林等一大批先烈在宣城洒下了他们的鲜血, 成为永远的丰碑。


 

 

Part4: 黑白宣城——纸墨之乡

        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徽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白墙黛瓦,青山秀水,像宣 纸上的水墨。宣城,在用千年画笔描摹精致婉约的不期而遇。

        黑和白——徽墨和宣纸,则是宣城传统工艺最具代表性的颜色。

        徽墨的创始人为南唐制墨名人奚超、奚廷珪父子,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徽墨以松 烟为基本原料,掺入 20 多种其它原料,经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 装盒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 褪、馨香浓郁、防蛀等特点;有“落纸如漆,万载存真”之美誉。“天下墨业在绩溪”。 清代徽墨四大家,绩溪有其二——绩溪人汪近圣、胡开文,尤以胡开文名冠海内外, 久传不衰。1915 年,他的地球墨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得金质奖章,并获南京劝业 会优质奖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天,已经形成了以宣城绩溪为 中心的徽墨生产基地。



 

        宣纸的原产地是宣城的泾县。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泾县属宣州 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宣纸生产的原料是以皖南山区特产的青檀树皮为主,配 以部分沙田稻草,经过100多道工序,历时一年多,方能制造出优质宣纸。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 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宣纸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而“宣 纸之王”则当属红星宣纸,日前,世界最大的“三丈三”宣纸问世,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宣纸制作技艺不仅是首批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水为韵,文化为魂,宣城生态魅力无限。除了宣纸和徽墨,宣笔、皖南木雕等,相继入选第二批国家和省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名录。





 

实习生:袁强


 
分享到:

安徽画报手机版

安徽画报公众微信

栏目新闻
2020-04-08 18:10:03 义务教学30余载 9旬老兵的红色“革命
义务教学30余载 9旬老兵的红色“革命”路
位于滁州市定远县西侧的朱湾镇,是个饱经战火的革命老区。全区先后输送千余名儿女参战,共有近百位烈士为国...[详细]
2018-05-11 12:11:09 现场援救
现场援救
1 2008年5月16日晚,医疗队在北川县城救助、转运伤员2 安徽省红十字医疗救援队在绵阳九洲体育馆安置点设置医疗点,...[详细]
2020-04-08 17:52:04 走近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隔离病区 医护人
走近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隔离病区 医护人员:我们就是患者的家属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是安徽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省级定点救治医院,位于医院 B 楼的 1层感染一病区承担经疑...[详细]
2020-04-08 16:08:53 艺术天地:画坛父子,以版画代言美好安
艺术天地:画坛父子,以版画代言美好安徽
父子同为著名画家,同样担任安徽美术家协会领导工作。为了新徽派版画,他们薪火相传,孜孜以求。从《黄山》组图到《...[详细]
2020-04-20 19:46:38 “决胜小康,奋斗有我”2020年安徽全民
“决胜小康,奋斗有我”2020年安徽全民阅读主题朗诵音视频大赛启动
为助力决胜小康,建设书香安徽,省委宣传部在全省组织开展“决胜小康,奋斗有我” 2020年安徽全民阅读主题朗诵音视...[详细]
2020-04-19 12:45:13 “决胜小康,奋斗有我”2020年安徽全民
“决胜小康,奋斗有我”2020年安徽全民阅读主题朗诵音视频大赛启动
为助力决胜小康,建设书香安徽,省委宣传部在全省组织开展“决胜小康,奋斗有我” 2020年安徽全民阅读主题朗诵音视...[详细]
回到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