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牛路 刘雪松 陶洋) 6 月 28 日,对于西藏山南市洛扎县扎日乡乃村隆啦搬迁点的男女老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他们村要通大电网的电啦。晚上 20 点,村里男女老少聚集在村口。“来了!”随着“咔嚓”一声合闸送电声,人群中的喊声,村民们跑向村头。“大电网联网,不仅是点亮黑夜中的一盏灯,更是点亮我们边境村民的新生活。”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格勒维色说道。

(图为:共产党员先锋队队员在西藏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 110 千伏措美输变电工程现场组立电力铁塔)

(图为:家住山南市洛扎县扎日乡乃村隆啦搬迁点的曲珍家通电了)

(图为:共产党员先锋队队员在西藏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 110 千伏措美输变电工程现场组立电力铁塔)
“家里洗衣机、冰箱、电酥油桶都有,以前只是放在家里,很少用过。而且电也是时好时坏,夏天太阳充足的时候,还可以照明,但是冬天还有阴天就没电了。太阳能发电装置带不动冰柜,我只能摆在这里当储藏柜,现在我们吃不掉的牦牛肉可以放在冰柜里了。”家住山南市洛扎县扎日乡乃村隆啦搬迁点48 岁的曲珍说。

(图为:家住山南市洛扎县扎日乡乃村隆啦搬迁点的曲珍家通电了)
“这个搬迁点地处海拔 4650 米的边境地区,地处喜马拉雅南麓,与不丹国隔山相望,是山南最偏远边境村,也是山南地区距离边境线最近的村之一。这里山势陡峭,常年高寒缺氧、空气稀薄,全村只有5 户农牧民,日常生活主要依靠小型太阳能发电设备供电。为了让边境的农牧民早日用上电,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国网西藏山南供电公司等多方力量组成建设队伍,专人负责加强工程质量和管理,15 天就完成了工程建设,看着搬迁点农牧民的喜悦表情,我们心里觉得踏实了。”山南新一轮农网建设项目部常务副指挥长、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基建部副主任崔锦瑞介绍。

(图为:参建人员在西藏山南市洛扎县扎日乡乃村 10 千伏移民搬迁点新建工程架线施)

(图为:隆啦村委会也非常关心电力工程建设者,他们带来了热情的藏族锅庄舞,带来了充满温暖的慰问 )

(图为:参建人员在西藏山南市洛扎县扎日乡乃村 10 千伏移民搬迁点新建工程架线施)

(图为:隆啦村委会也非常关心电力工程建设者,他们带来了热情的藏族锅庄舞,带来了充满温暖的慰问 )
去年 12 月 28 日,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 100多人的帮扶队伍驰骋3843公里到达西藏山南市。这里有世界海拔最高的乡—— 普马江塘乡,5373米,位于蒙达拉山口的世界海拔最高的一基电力杆塔,5421 米。为确保援建工程如期完工,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切实加强工程项目管理,各参建单位克服高原缺氧、温差大、生活条件艰苦和施工难度大等困难,全面抓紧项目施工进程。为保护好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安徽电力援建队伍“逢山不开路、遇水不架桥”,为不破坏高原植被,尽量不使用大型机械设备,他们以最原始、最艰苦的办法施工。负责电力建设 20 年的项目部党支部书记斯辉介绍说,普马江塘乡是他遇到过建设难度最大的一个乡。由于不通公路,电力铁塔、导线、变压器等材料没法运进去,于是工人们想到了架设索道。在深山中架设索道也绝非易事,架好一部大约需要 20 天时间,而为了运送材料进乃村,一共架设了 16 部索道。

(图为:参建人员在走向另一处施工点)

(图为:参建人员在走向另一处施工点)
6 月以来,西藏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西藏农村电网网架,帮助藏区农牧民用上稳定的国家电网电力。西藏有效工期短、施工环境艰苦、项目管理及施工人员严重不足,建设任务异常繁重。为按期高质量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任务、打赢两年攻坚战,国家电网公司采用“一省帮一市”对口帮扶模式,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其中,由国网安徽电力帮扶西藏山南市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总投资 18.33 亿元,涉及 10 千伏及以上电网升级改造工程 46 个,将于今年 9月底全部完工,助力藏区脱贫攻坚。